学科代码: 0775 学科级别: 一级
一、学科简介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确定为“十二五”校级重点学科。围绕计算机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在多年的科研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网络化软件、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6个特色鲜明且稳定的研究方向。本学位点建有“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自动化与装备”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信息系统研发与集成”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5个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或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有娴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能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工程技术和科研等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简介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研究方向简介 |
1 |
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技术 |
主要研究智能集成化传感器设计,传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高维信息前端预处理技术,多源异构数据汇聚与融合等。 |
2 |
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 |
主要研究模型化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可信问题,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和楼宇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
3 |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
主要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在线交易与服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中大数据的绿色存储与共享技术等。 |
4 |
网络化软件 |
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研究软件的监测、分析、预测和调整技术,并在相应的原型系统中验证这些技术。 |
5 |
新一代互联网络技术及应用 |
主要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共性关键技术,包括服务质量、组播、光网络、移动与无线网络、三网融合、空间网络、可信网络和认知网络等。 |
6 |
智能信息处理 |
主要研究印刷图像处理技术、媒体信息处理与理解技术、基于海量文本信息的分类与挖掘技术。 |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1.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2-4年,最长不超过5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3.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 总学分 |
学位课程 |
选修课 |
实践环节 |
学术活动 |
公共课 |
专业课 |
34 |
32 |
9 |
12 |
11 |
1 |
1 |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成立学科方向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和考核。
六、培养计划
通过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包括研究生培养主要进程、研究课题的大致方向,选课及必读文献等,培养计划制定后,应依照执行。培养计划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完成。
七、课程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课 |
91002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研究生处 |
考试 |
9学分 |
91002002 |
自然辩证法 |
1 |
18 |
2 |
研究生处 |
考试 |
91003001 |
研究生英语阅读与写作 |
3 |
60 |
1 |
研究生处 |
考试 |
91003002 |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
3 |
48 |
2 |
研究生处 |
考试 |
专业课 |
91013001 |
矩阵论 |
2 |
32 |
1 |
研究生处 |
考试 |
12学分 |
91013002 |
数理统计 |
2 |
32 |
1 |
研究生处 |
考试 |
00811001 |
计算机高级体系结构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1002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1003 |
高级软件工程 |
2 |
32 |
2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1004 |
高级人工智能及应用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选 修 课 |
00812001 |
前沿讲座 |
1 |
24 |
2 |
计通学院 |
考查 |
11学分 |
00812002 |
计算机通信与移动互联网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03 |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查 |
00812004 |
物联网技术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查 |
00812005 |
高性能计算技术 |
2 |
32 |
2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06 |
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 |
2 |
32 |
2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07 |
计算理论与算法设计 |
2 |
32 |
2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08 |
分布式操作系统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09 |
面向服务的软件构架技术 |
2 |
32 |
2 |
计通学院 |
考查 |
00812010 |
统计机器学习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试 |
00812011 |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
2 |
32 |
1 |
计通学院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91000001 |
科研和社会实践 |
1 |
|
|
研究生处 |
考查 |
2学分 |
91000002 |
学术活动 |
1 |
|
|
补 修 课 |
00800001 |
计算机网络 |
按本科教学计划执行,考试成绩60分为合格 |
计通学院 |
考试 |
同等学历及跨学科学生补修其中2门 |
00800002 |
数据结构 |
00800003 |
Java程序设计 |
00800004 |
操作系统 |
注:同等学力及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
八、必修环节及要求
1.科研实践
要求研究生到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或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目的是锻炼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时间不少于3个月,结束后需完成5000字的科研实践报告。对于入学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1年以上项目研发的学生,经原单位证明和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科研实践。
2.学术活动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听学术报告、参加讨论班、作专题报告等,鼓励有条件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学术思想,使他们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次数应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次。每个学生在学位论文完成前,要就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内容做不少于2次的学术报告或技术报告。
九、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本学科的发展沿、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并力求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接轨,或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完成论文的开题工作,开题报告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湖南工业大学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资质要求,并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
(2)论文选题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要求;
(3)开题报告字数应不少于3000字,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内容与创新点;预期成果;实施方案与工作进度;主要参考文献(中文文献不少于40篇,外文文献20篇)。开题报告必须经过导师同意并且签字。
所有研究生申请开题必须参加开题答辩,由答辩专家听取学生公开报告后,给出审阅成绩,并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者,方可进入后续培养程序。
3.论文写作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第6学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学位论文正稿要求在第6学期4月15日前完成。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1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要求文理通顺、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所涉及的数据准确,图表规范,编辑标准统一。学位论文格式必须符合国家学位论文委员会和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的具体要求,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0字。论文的参考文献应有40-6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有10-15篇。在论文水平方面,要有独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或工程实践方面对社会发展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硕士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为1年左右,最短不少于8个月。研究生在论文撰写阶段,要求每3-4个月,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4.论文评阅与答辩
(1)论文评阅需通过审核,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利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量和深度;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等。
(2)完成培养方案中的所有环节,取得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方可申请答辩。
(3)论文须经专家评阅,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
(4)答辩委员专家由5名或7名专家组成,至少有2名校外专家,导师不得作为专家参与所带研究生的答辩投票工作。
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一般为5月底6月初完成。
5.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每位研究生必须至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不含增刊、论文集)发表论文1篇(注:必须以湖南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方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申请提前答辩者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相关规定。
十、中期考查环节
1.中期考核
在第4学期4月-5月,学院根据学校文件《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试行办法》,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考查。要求研究生修完所有课程并完成相应学分。论文进展主要考查研究生与论文相关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包括试验、调查等工作完成情况,科研论文撰写及发表情况等。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主要内容是学位论文完成程度,学术型硕士科研论文发表情况等。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研究生改进。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5学期中期完成。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未通过者,统一按照《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实施细则》执行。
十一、学位授予
按培养方案要求通过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十二、必读的著作、学术期刊
1.主要学术专著
[1] 童荣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张焕国.可信计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 汤一平.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智能全景视频感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4] 孟宪宇.多感知系统与智能仿真.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 宁焕生.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 邓中亮,段大高,崔岩松.嵌入式系统设计.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7] 刘淼.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与Linux驱动程序开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8] 马建.物联网技术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 Kenneth E著.施平安译.统分析与设计(第7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 张德丰.大数据走向云计算.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11] 何克清.网络式软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 李虹,李昊.可信云安全的关键技术与实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13] Tong Li.An Approach to Modelling Software Evolution Processes. Springer Press, 2008.
[14] Michael Blaha James Rumbaugh.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5] William Stallings编著.齐望东,薛姨娟译.高速网络与互联网—性能与服务质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6] William Stallings.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 James F. Kurose, Keith W.Ross. 陈鸣等译.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8] 褚蕾蕾.计算智能的数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9] Gjlles Aubert, Pierre Kornprobst.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Image Process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s. The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20] Rafael C. Gonzalez, Richard E.Woods. 数字图像处理(第3版)(英文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1] 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2] 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 史忠植.高级人工智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4] 冯登国.安全协议: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主要外文学术期刊
[1]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IEEE.
[2] IEEE Transaction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EEE.
[3] 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 IEEE.
[4] 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EEE.
[5] 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6] 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CM.
[7] ACM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Systems. ACM.
[8] ACM Transaction on Database Systems. ACM.
[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lsevier Science.
[10] Computing Surveys. ACM.
[11] 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所.
[12]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所.
[13] 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所.
[14] Advanced Software Research. 中科院软件所.
[1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所.
[16] 计算机应用.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成都计算所.
[17]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18] 计算机工程.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19] 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
[20] 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
[21]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22]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中国计算机学会、国防科大.
[23]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国家863计划CIMS办公室.
[25]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国计算机学会.
[26] 中文信息学报.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27]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
[28] 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29] 计算机科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重庆分所.
十三、主要参与专家
李长云、满君丰、朱文球、朱艳辉、文志强、刘丰年、文 鸿、曾志浩